首页>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资金困难常搬家 陕西“工友之家”已无处容身

资金困难常搬家 陕西“工友之家”已无处容身

文章来源:

宁波长途搬家公司

  发布时间:2014-07-12 10:21:07  浏览次数: 

  最近,“陕西工友之家社会服务中心”的法定代表人仇小碧不再像往常那样忙于联系大学生志愿者,也不再忙于给孩子们组织活动……这一个多月,21岁的她每天穿行在西安郊区各个村子,为中心寻找合适的“容身之地”。

  “如果有社区或已经回迁安置的城中村接纳我们,就不用经常搬家,公益活动就能稳定地开展下去了,否则……”坐在六七平方米的民房里,仇小碧轻轻叹了口气。


  >>苦涩

  租间六七平方米的民房当“仓库”

  “陕西工友之家社会服务中心”的前身是“西安工友之家”——西安市首个为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提供服务的民间公益组织。

  然而,这个组织现在只能蜗居在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办西崔家庄村的两间加起来不足15平方米的民房里,租金每月300元。

  昨日上午,仇小碧带华商报记者来到租住的院落,一栋五层的民房,每层有十多间。打开二楼房门,狭小的屋子里堆满了各种物品,电脑主机、桌子、打包好的衣物……几乎无下脚之地。“刚搬来没几天,只能把捐赠物先堆在这儿。”仇小碧说。

  而三楼另一间六七平方米的房子由她暂住,屋里陈设极简单,一张矮床,一张小桌子,没有电视,甚至连手机信号都搜不到。她仅有的同事、24岁的河南小伙宋林宏则住在别处,昨日一大早就出去找地方了。

  >>无奈

  资金困难村子拆迁致多次搬家

  仇小碧说,2008年“西安工友之家”成立时,在电子城街办高家堡村租了一个独院,每年3万元租金,后来又搬到同村另一院子,只租了6间房,租金少了一半。前几年,作为北京工友之家的分支机构,北京总部还提供资金援助,到2011年3月,北京总部停止了经济援助。

  去年4月,随着高家堡村的拆迁,“西安工友之家”又搬到了西崔家庄村,也是个独院,离村里小学很近,年租金1.5万元。租住在村里的外来务工人员很多,每到下午放学,院子里就挤来十多个小学生,仇小碧和同事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们给孩子们辅导、办兴趣班;暑假还会给孩子们组织参观大学、博物馆等活动。最多时有30多个孩子参加。

  焦急>>

  一个多月没组织孩子活动了

  为了正常运转,该中心设了同心互惠公益商店,把高校、社会捐赠的衣物以低价出售给进城务工人员,所得资金用于租赁房屋、为务工者及子女提供服务、发放工资等。尽管利润微薄,但还能勉强坚持。

  今年初传出西崔家庄村拆迁的消息,“西安工友之家”的情况开始每况愈下。“很多打工者离开了村子,衣服卖不动,连房租都不够,公益商店只好关了。”仇小碧说,她和宋林宏已六七个月没领过工资了。

  没了资金,“西安工友之家”在今年5月不得不第4次搬家,“转战”到现在这两间廉价民房里。“没有地方,活动没法搞,已经一个多月没联系孩子们了。”

  唯一让仇小碧欣慰的是,今年5月,省民政厅给她颁发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西安工友之家”变成了完全独立的“陕西工友之家社会服务中心”。

  希望>>

  能有个安定的地方踏实做公益

  采访中,华商报记者了解到,经常参加活动的孩子里,一大半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还有少部分是本地孩子,仇小碧说这样有利于孩子们相互接纳,“其实,社区的孩子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父母工作忙,爷爷奶奶又辅导不了。”在仇小碧看来,他们的活动非常有意义,但每搬一个新地方,以前的孩子再想参加就难了,直接影响了公益活动的开展。

  为了找地方,仇小碧和同事找过街办、民政部门,但都没有得到回复。“我们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找一个务工人员比较多的社区,或已拆迁改造过的村子安定下来,踏踏实实地开展公益活动,为更多的务工人员子女做好服务。”

  华商报记者宁军